2021年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推进会在江口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我省中药材产业紧紧围绕“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的目标,全产业链谋篇布局、全方位精准推进、全要素强化保障,推动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现代化经营、信息化追溯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全省中药材产业在同步小康的伟大征程中迈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发展壮大。2020年,全省中药材(不含刺梨,下同)种植面积711.14万亩、产量206.68万吨、产值224.42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27.94%、60.3%、87.52%,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产值年均增长52.37亿元,基本实现翻番。
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建设2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1296个、面积72万亩;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85个、面积8.92万亩;培育10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县25个,种植面积415.08万亩,占全省的59.87%;47个中药材品种种植规模万亩以上,37个品种产值超亿元,太子参、钩藤、薏苡仁、生姜4个单品产值超10亿元,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天麻、石斛、太子参等15个黔药优势单品面积达459.38万亩,占全省的64.6%;大方、德江和雷山天麻核心产区全国闻名;近野生石斛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白及种子种苗繁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全国领先;施秉太子参、兴仁薏仁米等获得了全国市场定价权。
产销渠道不断畅通。全省建立“定制药园”37家、建设面积23.3万亩,2020年省内采购定制药园药材3323吨、金额2.27亿元;大力推进中药材、药食两用产品“黔货出山”“黔货进军营”“黔货出海”,持续推进我省中药材进入省外市场;积极探索“互联网+中药材”新途径,创新中药材流通服务模式,“贵州省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云平台”“贵州省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2020年底上线运行。
产业扶贫效益明显。总结推广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4种利益联结共享模式,2020年共提供200天以上稳定就业岗位35.12万个,带动总用工7000万人次,助推8.5万户贫困户25.5万贫困人口增收,中药材产业成为我省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