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高端的放疗设备投放到基层医疗市场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由于基层医疗水平相对较低,能够使用设备的医技人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高端放疗设备的价格较高,无论是引进设备,还是让患者接受使用设备的价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留在基层进行诊疗。这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肿瘤治疗领域,放疗是与手术、化疗并行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中国,大多数放疗设备集中在一线城市,基层医院少之又少。“我们的产品70%-80%都在大医院。”医科达是一家专注为全身肿瘤和脑部疾病提供放射治疗解决方案的医疗集团,其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龚安明告诉健康点,目前,中国基层放疗设备的市场主要是国产设备,进口设备主要集中在大医院。而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夏廷毅也曾提到,目前中国大型放射诊疗装备的90%依靠进口。
“进口设备做的是精准放疗,而国产设备在精准放疗体系化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龚安明看来,将精准放疗布局到基层医疗市场是医科达整体战略的重要一步。实际上,近年来在中国基层发展精准放疗已成为行业共识。一方面,如医科达、瓦里安等跨国放疗设备厂商正在积极布局。另一方面,一些中国的创业公司和国产放疗设备厂商也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软件、设备的研发,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然而,将高端的放疗设备投放到基层医疗市场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由于基层医疗水平相对较低,能够使用放疗设备的医技人员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高端放疗设备的价格较高,无论是引进设备,还是让患者接受使用设备的价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景:中国成为放疗领域第一增量市场
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放疗市场由2008年的58.3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69亿元,年复合增速为24.42%。
“目前,按照每年的新装机量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医科达在全球第一大市场。”医科达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博士(Dr. Richard Hausmann)告诉健康点,当下美国的放疗设备市场依旧是最大的,但美国的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而中国的市场需求还在持续扩大,目前中国的新发货设备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美国市场目前80%的设备是需要更新,而中国是有80%的潜在新增市场。”
正如郝睿强所言,放疗设备在中国的市场之大不可忽视。一方面,恶性肿瘤是目前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中国2015年新增约429.2万癌症病例,癌症死亡病例或超过281.4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近1.2万人被确诊患癌症,7000多人因患癌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放疗对癌症治疗的贡献率为22%,而手术和化疗对癌症治疗的贡献率分别为27%、6%。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另外一组数据也显示,癌症目前的治愈率仅为45%,其中通过放疗治愈的占18%。放疗是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癌细胞,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来治疗肿瘤。放射线破坏照射区(靶区)的细胞,使这些细胞停止分裂直至死亡。放疗的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保护正常组织。
即便放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作用明显,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放疗使用水平依旧较低。解放军总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曲宝林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在发达国家,60%-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疗,但是我国的平均水平在30%左右。
“制约我国肿瘤放疗的瓶颈和突出问题是专业医技人员匮乏、先进放疗设备不足和治疗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龚安明对健康点表示,“目前中国只有2000多台医用直线加速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中国至少需要4000多台。对比欧美国家的市场配备,中国则需要近8000台加速器,因此中国未来的市场规模是不可想像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5号),正式公布最新的甲类、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目录(2018版目录)。目录中重新定义了大型医用设备,将如Axesse型直线加速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的普及型和TrueBeam/Truebeam STX调整至乙类管理目录,这就意味着今后各级医院采购这些装备只需乙类配置证,报省级卫健委审批即可,而无需像以往的甲类设备需要进京“申证”。如此也为放疗设备下基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挑战:亟需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将设备投放到基层只是第一步。当下除设备以外,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二、三线城市放疗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借助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成了许多企业尝试的路径。
在放疗过程中,医生开出诊疗单后,需要由医学物理师根据诊疗单制定治疗计划,将诊疗单翻译成机器能够识别的语言。然而目前中国医学物理师人才数量仍显匮乏。
根据中华医药学会2015年中国大陆放疗基本情况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从事放疗从业人员共为50736人,其中医师(含综合医院肿瘤科医生)、物理师、护士、技术人员分别为15841、3294、23152、8454人,其中放疗医师与物理师比例接近5:1,远低于发达国家2:1的水平。此外,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医疗需求巨大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院专业人士缺少。应对放疗人才短缺、支持放疗人才培养是中国医疗环境给放射治疗服务商提出的挑战。
“在中国,除了资金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目前,中国大学放射治疗专业稀缺,但现实中却有数百亿人民币的设备在医院需要专业人才去运营。”龚安明告诉健康点,“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院、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共同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正在和医院、政府一道加强人才的培养。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市场总经理夏菲曾表示,“通过瓦里安北京教育中心与国际临床学校的合作,从2008年至今,我们已经帮助中国放射肿瘤治疗界培养了超过3000人次的医学物理师和放射肿瘤科医生。”医科达方面,公司每年为全国各级医院培训放射治疗专业人员,截至2018年9月,已系统培训12768人次。并且,医科达通过与国际知名肿瘤中心合作,每年支持国内放疗专业人士进行深度学习。
另一方面,技术的创新也是重要的手段。龚安明表示,“如果在放疗领域,大的机构和医院能实现高度合作,并有一套体系能同时支持县级医院的放疗,就能让昂贵的放疗设备和软件投入发挥出规模效应,从而把精准和个性化放疗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全域医疗副总裁陈道光也曾对媒体表示,“物理师只接触医生的方案,再接触机器,在系统上进行操作,这部分是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优化和提升的。”
智能助力智慧放疗发展
人工智能具体如何助力智慧放疗?以医科达为例,“医科达将在中国成立投资公司,继续增大研发投入在人工智能软件方面,加速研发适合中国基层医疗使用的放疗设备、软件。”龚安明告诉健康点,利用人工智能,将会提高中国整个放疗服务的质量。与此同时,医科达中国将把研发的适合中国基层的设备、软件向全球的发展中国家提供。
具体来说,一方面,人工智能将代替医生完成一部分重复的任务。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预测放疗设备的运转情况,提早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及时解决,避免有设备带来的治疗延误。目前,医科达已搭建自有的放疗云平台,模块包括病例语音录入、结构化放疗电子病案、诊疗排程、智能模具管理、设备智能运维、实时质控、放疗远程随访等。